校長園地
親愛的同學: 過去的一個學年,縱然停止面授課,又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別假期」。我們的老師卻從未怠慢,依然積極地為學校建立一個 “Future-ready” 的校園,為培養學生21世紀發展需要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作準備。本學年為三年發展周期的第一年,學校除了會繼續促進學生基督化的全人發展外,亦會透過有系統價值課程及多元化學習活動及經歷以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加強發展初中Stem課程、開設元宇宙課程及高中藝術發展科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培養自主學習與創新精神;強化閱讀及加強閲讀氛圍,在初中班房加入閱讀閣,以不同的閲讀計劃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及培養自主學習的態度,再配合剛落成的Stem Lab及Music Studio,以及帶氧運動中心及即將落成的健身室,讓學生在完善的教學環境及課程下,更有效更系統地掌握未來能力,從而建立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
馬中一向以聖經真理培育同學,建立良好品德。今個學年,學校採用了Grit (堅毅) 作為德育主題,Grit (堅毅),在古英語中的意思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堅毅包含了「熱情」和「毅力」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這兩種品格:人們首先要熱愛他們所做的事情,接下來再是堅持。它的提出者是華裔美國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Professor Duckworth自2007年以來,就一直致力於對Grit的研究,並因此獲得了2013年度的麥克阿瑟學者獎。該獎被視爲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頒發給那些在各個領域持續進行創造性工作並顯示出非凡能力的人。
Professor Duckworth 對Grit 的定義是「向着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熱情,即使經歷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品質」。Grit 的內涵還不止毅力、勤奮和堅持,它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熱情及持久耐力。Professor Duckworth 深入不同羣體進行研究,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不論情商、外表、體格甚至智商,都不能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成功的要訣只有一個,就是Grit。 今個學年,學校會致力發展學生熱情及毅力這兩個品格,從而培養堅毅。學校會推行「人才培育計畫」,透過不同課程和活動,發掘及栽培在不同領域有潛質的學生,從而發展出真正的興趣,只有真正發自內心的興趣才能持久,才能看到他們發揮淋漓盡致的熱情。只有持續的熱情及持久的耐力,學生才能發揮到天賦能力的極致
Be all you can be.
新學年,新開始,我以這句說話,與大家共勉,希望同學力求進步,做到最好的自己。
陳婉玲校長
寫於2022年9月
踏入五月,本港第五波疫情開始放緩,終於可以迎接學生回校上實體課。在剛過去的特別假期,學校的老師不辭勞苦在疫情下為學生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假期中持續學習,同時維持身心健康,渡過一個充實的假期。除此以外,班主任亦與學生及家長保持緊密聯絡,定時慰問和了解他們需要,當中有學生及其家人確診新冠肺炎並在防疫用品及物資上有短缺,學校會主動提供支援,速遞物資予有需要的家庭,以解燃眉之急。雖然我們當中有不少學生、家長及教職員曾經確診,但感恩大家都已經康復,今天平安地回到學校。
今日為回復面授課的第一天,學校特意為全校學生準備回校禮物包,內裡有快速檢測包、消毒濕紙巾、搓手液、口罩及文具等,並貼上由中四學生黃晞言繪畫的 “Welcome back” 貼紙。學校希望透過禮物包勉勵學生,珍惜每一個回校上課的機會。能回校上課實在不容易,而回復面授課第一要考慮是師生的健康及安全,除了校園消毒和清潔外,學校亦會有不同的防疫措施以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而每一項措施實在需要每一位學生及家長配合及執行。除此之外,學校亦會謹守教育局及衛生防護中心指引,以處理校內確診或新冠肺炎在校內爆發的情況。疫情變幻無常,但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繼續向前走,做好準備,隨機應變。暫時推行不到的活動,我們會變通;盡可能繼續的活動,我們會堅持;突如其來的情況,我們會勇敢面對。
在此感謝教師團隊的努力及家長的支持,讓學生能夠在逆境中持續學習,保持身心健康。我深信每個人也能在逆境中有所得益,他日回望這段時光,一定有許多深刻的體會及畢生有用的學習。
陳婉玲校長
寫於2022年5月
本年1月,我正式接任馬中校長一職,感謝神讓我成為馬中的一份子,在此為大家服務。作為校長,職務上改變了,但對學生的愛及對教育的初心從沒有改變。
感謝神的看顧保守,帶領學校的各項工作漸上軌道,學生不論在學行及靈命上也有進步,學校的工作亦會不斷向前。本學年是學校三年發展周期的最後一年,我們會完善各項計劃,並會進行全面的校情檢視,以籌劃下一個三年學校的發展,除了繼續促進學生基督化的全人發展外,亦要與時並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正面的價值觀,認同國民身份並開拓國際視野,以回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條件。教育的前路是充滿挑戰,但保羅告訴我們:「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
隨着時代的發展,學生會面對各種前所未見的轉變及挑戰,因此學生需要更多關愛,更多鼓勵及陪伴,才能健康成長。我希望自己以及老師們,都能以生命影響生命,透過愛與關懷,與學生同行。我深信在神的帶領下,學校、老師及家長必定能攜手為學生建設一個溫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發揮潛能,健康地成長,為未來的挑戰作好準備。
陳婉玲校長
寫於2022年1月